从寄到收,二维码将双方个人信息运行于后台闭环之中,有效回应了“快递单泄露隐私”的痛点。
2020-09-11社会的进步,不仅在于物质财富积累,也在精神层面自由,更多人洗洗眼、静静心,不为“衣冠”之类牵着鼻子走,社会才更健康理性成熟。
2020-09-11让消费者主动选择多等几分钟也好,给骑手留出更多弹性配送时间也罢,最终指向都是整个外卖行业和消费者共同“退一步”。
2020-09-11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并非现在才开始讲,但以前没有在流程、环节和制度上下功夫,前些年虽也推出一些举措,但在落地时往往成了空中楼阁。
2020-09-11梳理这个流程,我们就会发现,这个市场是过去没有过的市场,完全是由技术进步创造出来的市场。
2020-09-11截至目前,遏制“二选一”的相关法律法规越来越多,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2020-09-11也有担忧这些新任教师发展的人指出,中小学教师发展空间小。的确,这是当下中小学教师面临的职业发展困境。
2020-09-11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与往年比起来很不一般,主题是“少年强,则国强”。这里的“强”字,首先就是“强健”、身体健康的意思。
2020-09-03直播带货是新业态,同样须遵守市场经济规则。商家和主播不能将直播带货作为“一锤子买卖”,只想着如何把商品卖出去,却不考虑和尊重消费者权益。
2020-09-03节俭和健康卫生作为两种价值理念,并不矛盾。视频中,这位副校长吃得并不轻松,而部分在场学生也看得一脸茫然。
2020-09-03流过汗,方知难;出过力,更珍惜。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思想种子深植于孩子们心中,还需走向社会实践课堂,用体验浇灌文明之花。
2020-09-03近日,许多学校挂起了横幅标语,迎接新学期返校的学子们。在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中国率先迎来大范围的复学复课。
2020-09-03消费者心理上的这种微妙表现,其实是对精细服务的一种渴望。
2020-09-02自动续费功能方便长期消费者享受相应服务,但部分商家却把它当成一种获取更多收益的策略。
2020-09-02因供需两旺且尚缺乏明确的管控措施,老年代步车越造越大、越跑越快,问题突出、乱象频发。
2020-09-02开学之际,公安部交管局部署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查校车超员、超速、非法改装等违法行为,推动校车隐患清零。
2020-09-02虚拟养老院的出现,根本上是由民众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与传统养老模式之间的矛盾催生的。
2020-09-02在公交车、火车、旅游景点等许多地方,往往都设有儿童免票身高线,这既是公共服务部门优质服务的体现,也彰显社会对下一代关爱。
2020-09-02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
2020-08-28我们围绕疫情防控打了一场阻击战,当前也有必要打一场未成年人近视防控阻击战,一定要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发动起来,把青少年近视率降下去。
2020-08-28遏制浪费、力促节约,是国之大计,而非权宜之计。餐饮企业要从自身做起,多问问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
2020-08-28每个学子都需要整理好自己的行装。除了生活必需品,大学新生们可能还需带上三个特殊的“行囊”。
2020-08-28在刚刚过去的七夕这个中国传统节日里,一只“七夕青蛙”竟然登上了微博热搜,引发人们的关注。
2020-08-28集思广益,不断挖掘节约的潜能,积极推广那些好思路好做法,将餐桌革命进行到底,最终受益的将是我们每一个人。
2020-08-28网络的价值在互联。在万物互联的智能生活中,本就不能少了老年人的身影。就目前来说,“数字鸿沟”或许难以填平,但我们至少可以让其浅一点。
2020-08-26时下的贾家庄,干净整洁、花红柳绿,产业兴旺、民风醇厚,舒展开一幅和谐、美丽的小康乡村画卷。
2020-08-26乡村孩子跟城市孩子最大的区别,很多时候都不在文化知识上,而在艺术、体育、信息化教育上。
2020-08-26如果能在各方面都摈弃攀比、虚荣、浮夸的奢靡之风,换来简约、谦和、朴实的节俭之风,那么社会和谐美好程度必然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必将增强。
2020-08-26毋庸讳言,目前城市交通系统当中还存在着大量不文明现象。在过往治理中,我们往往更倾向于诉诸文明引导与规则约束。
2020-08-26吃一半扔一半,这到底是“面子”还是“丢人”?遏制餐饮浪费,确实需要社会文化心理上的反思和重塑。
2020-08-26对于消费者来说,会员应是一种可以行使的权益,现实中,会员的“含水量”却不小。
2020-08-24只有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围绕需求创建新场景,再利用场景激发新需求,努力完善细节,提供更优质、专业、贴心的产品和服务。
2020-08-24根本上看,无论是“门票经济”还是度假经济、体验经济,根本一条就是,让消费者愿意付费、乐意付费。
2020-08-24在人口流动不断加速的当今社会,哪怕只是素不相识的“路人甲”,面对正在上演的家暴行为,都有权利说“不”。
2020-08-12疫情防控常态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是消极抱怨、怨天尤人?还是另辟蹊径、主动作为?理念不同,结果大相径庭。
2020-08-11今年入汛后,多地出现强降雨,一些城市发生内涝,给市民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损失。
2020-08-11经历多年未遇大洪水之后,应尽快达成以超常规思路举措推进灾后防洪体系重建的决心。
2020-08-11影响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和教育投入产出效率的体制机制问题仍然存在,研究生教育应不断深化改革,着力提升培养质量。
2020-08-11把老旧小区改造好,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也有利于推动惠民生扩内需,促进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08-11入梅后,持续强降雨造成16市全部受灾,全省受灾人口逾86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逾340亿元。
2020-08-11老字号走年轻化、平民化之路,不一定就是低价,重要的是产品能不能让消费者获得期望的价值。
2020-08-10老人因没有健康码出行受阻,表面上看是技术问题,实则是社会治理精细化的问题。
2020-08-10彻底铲除“虚假大学”的生存土壤,除加强对利用“虚假大学”实施的诈骗进行打击外,还需要考生和家长擦亮眼睛。
2020-08-10舆论的反馈说明,它确实“翻车”了。这则广告在舆论一片哗然中被火速撤下,然而近年来屡屡出现的广告“翻车”现象值得深思。
2020-08-10时至今日,孩子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很多,书本知识固然重要,培养孩子的其他爱好和兴趣,让孩子健康活泼地成长,也很重要。
2020-08-10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专业本无冷热之分,符合个人兴趣、适合自身特点的专业就是好专业。
2020-08-10电动平衡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体现了创新活力。对待新事物新做法,应该加强鼓励,但也要注意引导。
2020-08-05以前是文山会海、千表万表,后来是各种微信工作群签到,如今则是各种APP刷分,形式在变,形式主义没变,甚至改头换面之后变得愈发严重。
2020-08-05录取通知书尽管是大学发出的,但它建立在一种公正的考试制度上,由国家信誉作后盾。
2020-08-05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高校招生公开、透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不仅关系教育公平,更关乎这些“花朵”的成长,进而影响祖国的未来。
2020-08-05面对“破壁”挑战的不仅华为一家企业,但不是说其他无法给出两百万年薪的企业注定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2020-08-05面对人才需求以及年轻人的职业发展需求,迫切需要加强校企结合,发挥行业内“领头羊”企业的引领作用,为年轻人提升自我提供正规的平台。
2020-08-05行政处罚实施权的下放,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处理好“放”与“收”的平衡。
2020-08-05这种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社会对高校开设家政服务本科专业仍未充分接受。从
2020-08-03要杜绝社会实践被异化,就要为其“立规”,消除商业利益等“灰色地带”。
2020-08-03举凡亭台楼阁、轩榭廊坊、厅堂馆斋,这些建筑设计的基本思路就是因势、得体,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实现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
2020-08-03儿童心智发育不成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期。他们善于模仿、学习,也更容易被不良信息误导。
2020-08-03老旧小区改造,让人们的居住环境大为改善,也让居民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
2020-08-03制定“强制休假”制度,虽然善意满满,但要想真正落地执行,还需要在补齐制度短板上下功夫。
2020-08-03只有买得放心、用得安心,流行的网上二手交易才能长久兴旺。
2020-07-30改造好的老旧小区能成为居民美好生活的新起点,以“新”换“心”的行动也会是民生工程最坚实的印记。
2020-07-29近日,一位中国老木匠“阿木爷爷”走红海外,被网友誉为“当代鲁班”。
2020-07-28不远的未来,我国将开展第二次火星探测任务,也会继续推动小行星探测和木星、土星等更远星球的探测工程,太阳探测也在计划之中。
2020-07-27洪灾当前,需要每个人的付出和努力,需要一部分民众坚守舍小家为大家的大局观,同时也不能忽视对个体权益的关注。
2020-07-27有些地方市场监管部门曾对相关化妆品企业广告虚假宣传给予行政处罚,但仍有一些化妆品品牌多多少少地卷入到虚假宣传或夸大功效的风波中。
2020-07-27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们改善生存居住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提升改造老旧城市环境是其中重要一环。
2020-07-27以岁月为笔、以山河为卷,书写自己青春的这份考卷才刚刚完成序章。
2020-07-08一些婚恋平台的所谓“实名认证”,增加了诈骗分子的“可信度”,也让受害者因此放松警惕,更容易上当受骗。
2020-07-08如果把高考视为独立成长的节点,那么“独立”这一道大题,就是今年高考给你设置的特殊考验。
2020-07-06一批又一批高校毕业生发挥所学所长,让青春和才华绽放在农村基层的土地上。
2020-07-06稳定的货源,是回收处理企业的源头活水。废旧家电回收从单个到集中,是典型的逆向物流,需要合理规划设置回收运输中转站。
2020-07-06截至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突破60%,这代表着传统观念中的“乡土中国”正转变为“城市中国”。
2020-07-06快递小哥成高层次人才,提醒各地各用人单位要转变人才观,基于人的实际能力与贡献评价人才,让劳动、知识、技术的活力竞相迸发。
2020-07-02针对目前市面上的“清凉口罩”,质检等相关部门应及时抽检并公开结果,对问题口罩进行依法查处。
2020-07-02用户要提高隐私保护的意识,谨慎勾选同意APP自由访问自身信息的选项,若碰到强制勾选才可使用的APP,应当及时向厂商、平台和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2020-07-02打破歧视的隔离墙,消除对癫痫病患的偏见与歧视,最重要的是用法治手段构筑关爱底线。
2020-07-02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新兴职业层出不穷,我们对人才的定义也在变化。
2020-07-02作为官员,切莫一味争相去“乘凉”,却忘记了自己最该做的,恰恰是多“栽树”。
2020-06-22“吃熟食不生食”的饮食建议,同戴口罩、勤洗手、使用公筷等看似细微的卫生习惯一样,对于加强当前的疫情防控而言,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防护作用。
2020-06-19干部异地调任、援藏、援疆、扶贫、挂职、驻村,是组织人事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淬炼和提升干部能力的途径。
2020-06-19商家要做好线上销售和线下服务无缝衔接,确保线下服务不出现质量与安全纰漏。
2020-06-19如果说毕业典礼是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集体记忆,那么疫情背景下特殊的“云毕业”,也将成为这一代大学生的特殊记忆。
2020-06-19高颜值确实容易获得他人好感,而高雅的气质、渊博的知识、优秀的品德能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2020-06-19对不认真执行休假规定的企业,有关部门也要进行惩罚,以严厉执法威慑倒逼其把护理假落到实处。
2020-06-19自去年5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来,沪浙苏皖三省一市只争朝夕、各扬所长,携手按下长三角一体化快进键,激发1+1+1+1>4的聚合效应,推动蓝图规划逐步走进现实,奋力答好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联考卷”。
2020-06-04深圳市控烟办开展专项行动,整治电子烟销售点违规行为,拟对未依规张贴警示标识的电子烟实体店开出全国首张罚单。
2020-06-02无薪试岗既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企业发展壮大,还可能会沦为职场新套路。
2020-06-02从点滴抓起,从具体问题管起,构建内外联动的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强化干部监督工作合力。
2020-06-02特别的时刻,如何把过去几个月的经历变成“教材”,让孩子们上好成长中的“特别一课”?
2020-06-02实践教学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尤其在医学教育领域,临床实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20-05-06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旅游业与文化、生态、科技深度融合,使旅游业增长动力由要素投入转变为更加注重创新与创意驱动。
2020-05-06乡村游既为疫情期间久居在家的城市居民提供了亲近自然、赏景观光的服务,也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乡村振兴开辟了一条产业融合之路。
2020-05-06一些地方摩天大楼经营状况不大理想,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有些摩天大楼空置率长期居高,难以收回投资成本。
2020-05-06广大青年应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敢闯敢为,投身创新创业创造,书写人生青春华章!
2020-05-06应提前做好产业发展预判,防范化解自然因素、市场波动、合作经营、生产技术、生态环境等风险,确保产业扶贫稳健推进。
2020-04-14也许会错过更多——譬如清晨的一缕阳光,抑或精力充沛的美好一天。让我们学会掌控时间,找回健康的睡眠,把握自主的人生。
2020-04-14学校教育要为劳动实践提供充足的教学支持和考核要求,社会要为学生劳动教育提供更多的资源空间等条件支持。
2020-04-14病毒往往突然来袭,警示世人必须加强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力度,加大生物安全方面的基础研究力度。
2020-04-14买卖双赢才能长远发展。没有太多直播经验,却敢于站到镜头前吆喝,县长们的底气更多来自于农产品的品质。
2020-03-31疫情之下,“直播经济”火了。导购、厨师、企业高管等越来越多的人变身主播,开启“直播带货”秀。
2020-03-31